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投资技巧 > 淡化宏观去下注
淡化宏观去下注
转自网络 / 2019-03-10 20:35:49

  (作者 汪建为国泰君安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投资总监)

  用宏观经济来说事,似乎人人习惯且人人都会,蔡K历来就感冒,讥讽人家为伪宏观经济学家,对此问题本人也有深刻教训。宏观经济影响股市,宏观经济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及行为,但宏观经济与股市关系,确实不是想象甚至是误解的那样直接明了和简单。2008年底沈一慧说的要么不要拿股票,一定要拿的话,就拿炸弹炸不掉,地震震不掉的公司,即保守型的资产,不要拿不确定的东西,此说法,当时众人点头,一年后的今天看,全不是那会事儿。股市密码,难于破译,股市规律,不按常理。宏观研究继发形成的资产配置和策略研究结果有严重的“直线思维”倾向,会把宏观上的研究偏差放大若干倍到你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之中,导致严重的投资失误 去年底,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重仓中国铁建、南车、中铁,超配防御性行业、回避周期性行业,都在今年以来印证了错误的严重性。

  时至岁末年初,各个国内外大行的年度策略报告会如火如荼,越来越大的受众群体使得南方很多酒店提前迎来火爆的人气,频频撞车的时间安排也让基金经理和其他买方人士好生烦恼。每年的年度策略报告会被我称之为“春晚”,是每个大行研究所的收官之作,浓缩研究员们一年研究之精华、汇聚各方高手之高见于一堂,好不热闹。大家的节目单也基本雷同,宏观报告、资产配置报告、行业配置报告、各行业的推介报告、上市公司交流,似乎严守“自上而下”的顺序。把宏观放在首位,似乎很有道理,宏观为纲、行业为目。所有来年投资策略都必须统帅于宏观观点,足见宏观研究的地位。这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越发空前地引起媒体关注,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信息正逐步替代娱乐八卦成为千家万户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在全民皆股的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看来有望加速形成。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投资者每天都要根据宏观形势和政策的判断来决定短期投资的方向,这种习惯动作已经深入人心。我反过来问一句,宏观真的那么重要吗?不懂CPI、PMI就没法做投资吗?“美林时钟”真那么灵验吗?非也。

  我们在大学做学术研究时参考了非常多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试图做宏观经济(取了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等很多个变量)与证券市场运行的实证研究,进而找到好的资产配置策略。但无论怎么建模,二者的拟合结果总是令人沮丧。国内外众多学术大腕的研究也是类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来年的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绝大多数人永远无法精确预测。最近,我们统计了几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投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每年年末对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预测,无论是GDP增长率,还是CPI,或者利率等指标,发现偏差都很大,而且有“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情况,看来他们也是凡人,更何况每天仅有一点点时间用于宏观研究的普通投研人士和芸芸众生了。逻辑上说,基本的宏观数据都无法预测准确,下一步从何谈起?

  第二,即使你预测对了宏观形势,也很难从中获得超额收益。预测对了宏观形势这种情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偶尔出现也是在趋势特别清楚之时(而非2008年末这种迷雾重重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下大家的预测都差不多,也预示着好或者坏的趋势已经反映在股价和指数里面了。在一个充分博弈的市场中,你下一步的超额收益又从何而来呢?

  第三,宏观研究继发形成的资产配置和策略研究结果有严重的“直线思维”倾向,会把宏观上的研究偏差放大若干倍到你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之中,导致严重的投资失误。去年底,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重仓中国铁建、南车、中铁,超配防御性行业、回避周期性行业,都在今年以来印证了错误的严重性。

  第四,宏观指标的多样性很容易让专业投资者陷入迷茫。多数宏观指标每个月都在发布,而很多指标会呈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举例来说,在CPI、工业增加值增速和信贷增速出现短期分化时,你应该倚重哪个?实在令人费解。而且,不同市场氛围下,市场的理解是严重偏差的。一个明明转弱的信号在高位却被视作买点、指数低开高走,是经常的事情,这又是一个让基金经理崩溃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与其在每一步推理都只有1/2胜算的“宏观-行业-个股”模式下做投资,不如另起炉灶。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几乎没有悬念。记得200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有个精彩的问答,有记者问及芒格是否需要会利用宏观经济波动赚取股票价差的基金经理时,芒格说:“我们不想让这样的人担任投资经理,他认为可以因为宏观经济因素而把股票变现,然后在某个时间再把股票买回来。”进而巴菲特补充了一句:“我们会排除任何一个这样做的人。”

  价值投资者的逻辑很简单,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大多数人却要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去预测明天的“晴雨表数据”,不免有点滑稽。根据宏观去下注,多半又会出现这几年机构投资者身上反复发生、却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形:宏观越好,越是满仓;宏观越差,越是空仓,但结果呢?

  对于还在婴幼儿时代的中国市场,我们投资者还需要经历多少次失败和重大亏损后才能明白宏观和股票指数那微弱而滞后的相关性呢?

下一篇:09年股民牛市亏损启示:频繁换股是头号杀手
上一篇:投资时钟(2)

 

声明:此文章属杰思达发表、转载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