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书籍精选 > 散户与庄斗智 > 四、理论晋级(2)
四、理论晋级(2)
转自网络 / 2019-03-10 20:35:49

第二节 技术的晋级与超越

    研究投机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它们的理论基础是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为主,不同的是它们的表现方式。做了许多年投机生意以后,回过头来翻翻以前看过的书,又有许多新的体悟和感受,最大的感受是;“我学会了那么多的花样儿,其实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懂!”首先,什么是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以预测市场价格变化的未来趋势为目的,以图表为主要手段,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很简单的定义却可以引申出许多东西。这里提到的市场行为是指什么呢?它包括三项内容:价格、成交量和时间(如果是期货还得加上一条持仓兴趣)。时间这个要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士的关注,也因此而出现了许多种类的指标。无论是什么样的指标,都是通过一种形式反映这三个要素的变化,至于是否反应得准确、及时、全面,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基石的衍生


    在温习了技术分析的定义,对各种指标进行实践研究之前,我们还需要对技术分析的三块基石作一个充分的说明。

    第一块基石是市场行为包容和消化一切。这句话讲的是能够影响价格的因素——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等等,实际上都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上,所以说包容一切。当价格通过一定的时间、价位和成交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变化后,原先起作用的那个因素就不会再起作用,所以说消化一切。


    比如1995年5月18日股市大涨,其原因是国债期货的停止,那么这个因素会对今天的股市产生影响吗?不会,因为市场已经通过价格与成交量的变化把这个消息消化了,它不会再起作用了。有一次讲课后,一个男士在我的大图上用一把大尺子比着画了一条压力线,起点是1993年的1558点,第二个点是1996年底的1258点,并以此预测1997年的顶部。我不太清楚这样画的理由,因为我认为1993年的高点已经不会对1997年的高度有什么影响,起什么作用,即便1997年的高点和1993年的高点有些相似,但本质已经变了,1997年参与的人数、成交的资金已远非1993年可比,股票市场已经全方位走向成熟。我非常反感生搬硬套的作法,静听他大侃了20分钟没插一句话。我敢断定他加入股市超不过两年,因为刚刚入市的人基本对技术分析还比较生疏,而入市已久的人会对技术分析有些怀疑,因为吃过一些亏,只有那些半生不熟的入市者对刚刚学会的技巧生搬硬套。


    从这块基石可以引申出这样的定理:没有任何一个趋势会永远走下去。因为产生这个趋势的因素不会永远对市场起作用,当市场的价格、成交量、时间变化了以后,原来的因素将不会再有影响。所以当你无限乐观或无限悲观时,都要想想这个定理。还有,在以后的章节,我会常提到包容与消化,顶部与底部的相互转换都是包容和消化在起作用,所以一定要把这个基石先消化了。


    第二块基石是价格以趋势的方式演变。这句话很有些像牛顿惯性定律的翻版。也就是说,如果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行情以原有的方向运行的可能性最大。


    在1996年的股市中,我操作得非常好,高抛低吸很成功,并且躲过了年底的大跌,因为我认识到这个理论的几个衍生产品:
一是行情是以波浪的形式前进的(见图2)。我们假设行情的演变如图一样走高,当我发现行情从 A点开始走高的时候,我留心观察,并不立即介入,只有当行情遇阻开始回落以后再介入,比如①点,这个点也许不是回档的最低点c,但由于 a点至b点的过程已经构成了一个上升趋势,所以 b点以下买入风险比较小。当行情上涨一定程度以后,我根据情况主动平仓,如②点,也许②点会低于 d点,但由于是主动平仓,心态积极平稳,②点往往会高于③点的被迫性平仓。当然最重要的是程度的掌握,这是由经验决定的。一般讲行情一旦由慢变快就要作好准备出货了。比如,1997年作深发展这支股票,我在19元和27元分两次建仓,都是顺大势,逆小势。后来由于它的急速拉高刺激了我的警觉性,在44元全部清仓。(见图3)


二是行情的转折不宜过早猜测。这个市场中因为害怕是顶而屡屡踏空的人比比皆是,而真正顶部来临时,又因为以前的屡屡踏空而不肯出仓了。在股市中完全的空仓我一直不太赞同。以我个人的操作体会,行情变化无常,完全空仓等于在这个市场中完全没有位置,一旦出现意外,精神上缺乏准备,操作速度跟不上,代价会很大。


    第三块基石是历史会重演。如果有人牢记这段话,当行情需要预测时就到历史中寻找根据或相似的图形,可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会重演不是照搬照抄,因为环境变了。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的是一些经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环境变了,但人们的心理活动会如出一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不是又回到了我前面提到的凯恩斯爵士的“空中楼阁理论”。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记住自己的心理活动,分析股市情况、分析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比如我看好一支股票,对它的上扬等待许久,它不上去,突然有一天它启动了,马上追入买的价位往往很差,刚买完就会被套住,价格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一路上扬而往往还会下跌,心理活动马上开始恶化,恨不能立即清仓出场,如果手中原先持有一部分,那就更糟糕了,平仓建仓,建仓平仓,最后发现手中的仓位要么一点不剩,要么平均价位极高,很多都交了手续费了。后来我总结了一下经验,牢牢记住了这一点:少操作,多等待。


    我在很早以前就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即每当我挣了一些大钱以后,就会有一段时间疯狂地操作,由于有挣的钱作后盾,所以操作很不谨慎,斩仓也非常轻率。回过头看,发现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错误的,以前的利润也被乱七八糟的操作搞得大打折扣。


    我曾深刻地分析了一下这个举动的心理变化:一个人在轻松地通过投机获得意外之财时,接下来会做什么?他不会收手的,而一定会更加投入地进行投机活动。心理开始急躁,一边四处吹嘘自己靠智慧获得的成功;一边更大胆地建仓,热切地盼望投机的再次获胜,行情逆向波动两毛钱也会打乱他所有的如意算盘,轻率地斩仓躲避心理压力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这个人再次投机所冒的风险会远远大于他理性冷静的时候。从长远的角度看,盲目频繁的交易是投机者的大敌。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每一次胜利和失败,对于以股票操作为职业的人来讲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绝不可以轻松放过。成功对于我们来讲是件很愉快的事,它能提供很多有趣的经验和信心,但也能使我们轻率和骄傲。如果不仔细分析研究,不仅得不到有益的东西,还会成为失败之途。失败带来的是悲伤和烦躁,如果不能保持冷静,仔细总结,那么从中什么也得不到。成功和失败本身都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不会耐心地沙里淘金,最后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这个股市有太多的人,一旦成功就四处吹嘘,一旦失败就责骂运气;他们是业余选手。


    一位总经理和我父亲有非常好的关系,他常向我打听内幕消息和大盘预测。一次,一支股票在长久的飙升后顶部放出大量,我劝他落袋为安,他也同意。后市这支股票连跌两天,他的电话又来了,说在顶部他没有平仓,主要是工作人忙,国际国内的客户太多,照顾不到。我知道他的生意正蒸蒸日上,忙是肯定的。但他并不是因为忙而没有卖,而是因为贪婪导致了犹豫,那支股票在那天上午曾一度上扬快到涨停板,这足以使他想到更多而犹豫。以前做期货时也常碰到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一个电话或一顿饭、一杯酒而错过了。


    运气也许真的不好,可是真的只是运气问题吗?!


    一个职业选手很重要的一条是诚实,对自己,对别人。要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分析错误,在股市上犯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谁都会犯错误,这和智商无关,要有勇气面对,才是走向正确的开始。一开始,我就说投机生涯中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一次成功或失败的操作影响不了长久的战局,问题是如何重新开始。


    三块基石讲完了,讲的是三个基本战略,后面会讲一些战术问题,战术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从竹线图、 K线图到OX图再到波浪理论、江恩理论、金智螺旋等等,像是饭店为了竞争而推出的一道道新菜,先是红切羊肉,后是烧鹅仔,又来了扒猪脸,但味道却万变不离其宗。股市中的战术太多了,我对一些新东西存在着本能的反感,就像是个守旧的老派人物,对新事物总不能很愉快地接受,感觉新东西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可靠的程度差。在讲课过程中,出现过千奇百怪的事,有好几位听众在不同地点操着不同的方言,向我介绍他们发明的新的技术指标,有的是根据日历,有的是一种信息场,有的把价格变成乐谱……,我是一概只听不信。并不是这些新指标一定不准,但我不会用。分析市场应先考虑战略问题,然后是战术问题。战术的关键不是用哪些技术指标去衡量市场,而是如何恰当地、灵活地应用这些指标,并及时调整。

下一篇:五、系统塑造不坏之身(1)
上一篇:三、理论晋级(1)

 

声明:此文章属杰思达发表、转载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